世界最大的岛屿,就是位于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。它迷人且神秘。
这里有无比壮阔的海上冰山
迷人的冰川峡湾
风情万种的海边定居点上,彩色的传统房屋建于冻土石栎之上
灵动
温柔
还有一群生于此,长于此的因纽特人
从努克的现代活力到伊卢利萨特冰川湾的自然奇观,2025年,3POLAR的北极十九年庆典旅程的延长线,将带领我们深入探索格陵兰岛,领略这片极地大陆,独特风貌和悠远的文化。
努克,格陵兰的首府,位于岛屿的西南海岸。被周围的峡湾和群山所环绕,这里是格陵兰最大的都市,拥有浓郁的因纽特文化底蕴和现代化的设施。
众所周知,冻土之上,很难建设出高楼大厦,但是,就是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中,努克的“高楼”依旧倔强地拔地而起。成就了不可能中的可能,也成为了高北极地区,唯一的大都市。
街道上散落着色彩斑斓的传统木屋,宛若五彩的极地之画。这里,也是格陵兰议会和最高法院的所在地,设有大学、医院以及格陵兰国家博物馆。
在博物馆中,我们可以看到因纽特图皮拉克雕刻——一种用骨头、鹿角和象牙等材料制成的小型护身符,具有魔力象征,在古时,被萨满用作保护符或施加咒语的工具。
努克的居民大多是因纽特人,他们与现代世界接轨的同时,也仍保留了传统生活方式。
冬季的努克白天短暂,但随着春夏到来,日渐延长的白昼和温暖的阳光,更让这个北极都市焕发出不一样的活力,街头人们开始多了起来,迎接极地短暂的温暖季节。
伊卢利萨特是格陵兰的第三大城市。这座被誉为“冰川之都”的小镇,紧邻伊卢利萨特冰峡湾,后者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冰川之一。
伊卢利萨特冰峡湾,这座北极奇观的历史可追溯至一万多年前的冰河时期。那时的冰盖逐渐移动,压迫大地,雕刻出这条峡湾。
亿万年间,极寒之地的冰川从格陵兰冰盖深处不断向大海推进,并在峡湾末端崩裂出大量冰山。这些冰山从冰川的“出口”涌入峡湾,形成如今密集的冰山群。
伊卢利萨特冰峡湾之所以如此特别,部分原因在于雅各布港冰川的运动速度。
它是世界上速度最快、规模最大的冰川之一,每天推进约30-40米,巨大的冰块断裂掉入海中,造就了这一片冰川奇景。
走到冰川中心的徒步栈道尽头,就可以面对这片宏伟的冰川世界。
夏日里的格陵兰,微风中也带有一丝冷冽,亿万年前的寒冷岁月仿佛还在眼前,它们静静地铺展成了一片广阔的冰雪荒原。
冰川的崩裂声,偶尔回荡在空旷的峡湾上空,让人意识到这片“静止”的冰川其实是有生命的,它们正在缓慢而坚定地向大海推进着。
在伊卢利萨特,我们还将下榻在当地视野最佳的酒店,在客房中,即可尽览迪斯科湾的美景。夏日的午夜时分,极地的阳光映照在冰山上,整个湾区如同一个璀璨的极地画廊。
在伊卢利萨特,乘船出海,扬帆迪斯科湾,穿行在漂浮的巨大冰山之间,更是不可错过的体验。
高耸的冰山如雕塑般矗立,冰冷的海水缓缓涌动。伊卢利萨特冰峡湾是世界自然遗产地,每年都有无数冰川崩裂出海,形成壮观的冰山。置身其间,总能感受到自然的恢弘与静谧。
红色的帆船似乎和蓝白的冰山特别搭配,在日月同辉的午夜,红帆缓缓行过冰川,冰川缓缓转动,热烈与冷冽,就这样在巴芬海畔碰撞着。
格陵兰的因纽特人是北极民族,更是海上民族,他们的聚居地大多位于沿海区域,依赖海洋资源维生。
位于NUUK的大海母亲雕塑
在努克和伊卢利萨特,我们将分别造访附近的因纽特的传统村庄,遇见他们的渔猎文化和古老生活方式。
传统独木舟
在这片极地之地,因纽特人依然使用图皮拉克作为文化象征,同时用鲸须、皮革和骨头制成独特的工艺品。
这些传统手工艺是因纽特人智慧的结晶,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的适应能力和创造力。
因纽特人的日常饮食也充满地域特色。
他们喜欢生吃的鲸皮、扇贝和极地贝类如 Aggajaq(海星)和乌维鲁特(贝贝)。这些海洋野味,都是他们餐桌上的美味。
鲸的肉
对因纽特人而言,海豹肉也是一种重要的食物来源,从肉到皮都被充分利用,用于食用和制作衣物。(当然,目前世界上,只有因纽特人才被允许捕猎海豹)
在格陵兰的行程中,我们还将徒步探访格陵兰冰盖,这片地球上仅次于南极的巨大冰体覆盖了格陵兰的绝大部分。
迪斯科湾面对冰雪盛宴的皮划艇
冰盖厚达数千米,保留了数千年的地质和气候信息。站在冰盖之上,脚下是无数岁月积累的冰雪。
格陵兰冰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标志,近年来冰盖的加速融化影响到全球海平面的变化,因纽特人的传统狩猎季节也因此受到影响,生活方式逐渐改变。徒步在这片巨大的白色世界中,还将遇见更多冰川之下草甸上的北极生物。
在这里,我们不仅是在欣赏自然的奇迹,更是目睹气候变化带来的无形冲击。
在格陵兰,直升机飞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角。您可以在伊卢利萨特搭乘直升机飞越冰川,从空中俯瞰冰峡湾的壮丽景色,冰山的轮廓和大地的交织形成一幅宏大的画卷。
此外,如果是选择冬季和3POLAR前往格陵兰,我们还有冰屋(冰帐篷),这一因纽特人传统建筑的独特体验。冰屋由压缩雪建成,具备绝佳的保温效果,即使在零下数十度的极寒中,也能保持内部的温暖。
冰屋的设计完美利用了圆顶结构和冷空气“冷坑”原理,展现出因纽特人独特的生存智慧。
老照片:1980年代的因纽特冰屋内部
大风景,大视野
格陵兰的美是众所周知的
而我,更想在时代变迁中凝望极地冰雪
曾几何时,因纽特人对现代化的到来怀有期待。
当第一艘从哥本哈根的货轮,带着满满的现代商品,停靠在努克港口之时,因纽特人拖家带口,在港口欢呼迎接,似乎全新的世界已经向他们打开了大门。
如今,依旧繁华的努克港
这些外来文化带来了现代定居点、便利的科技和工业生活方式之时,因纽特人也希望这些能够改善他们的生活,带来更高的物质保障。
老照片:1990年代,逐渐步入现代社会的定居点生活
然而,当现代化真正融入他们的生活后,因纽特人却发现,古老的价值观和与自然共生的传统,与这新的生活方式存在深刻的矛盾。
捕鱼和猎海豹的传统成为奢侈,世代相传的知识和技艺被忽视。孤独与迷茫侵蚀着他们的生活,使许多因纽特人深陷心理危机。
世界最高的自杀率。
在这股无法掌控的变迁中,在失去了游猎那股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地盘后,定居在海岸的格陵兰的因纽特人经历了极高的自杀率。
在现代物质条件提升的同时,传统的社区关系逐渐瓦解,因纽特人发现,独自面对的不是大自然的严酷,而是来自内心的空虚与挣扎。
冰冷的木制房间取代了温暖的集体生活,现代的高墙隔绝了他们与自然的联系。许多人在逐渐丧失自身文化和认同的过程中,陷入了无尽的痛苦,试图找到新的生存意义。
然而,今天的因纽特人似乎逐步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了某种微妙的平衡。他们重新接纳了因纽特的艺术与手工艺,如图皮拉克等文化符号成为新一代因纽特人身份认同的象征。
传统捕鱼和狩猎的技能得以保留,现代因纽特人一方面适应全球化的经济体制,另一方面回归古老的生活节奏。
他们从未放弃的传统,又正被现代化稀释着。而现代生活的便利,也让他们的独立性和适应能力逐渐被消解。这个新的平衡或许是因纽特人不断妥协后的成果,但,谁又能预料它会带来什么样的未来?
在伊卢利萨特,我们凝望着冰川的缓慢崩解,似乎也见证了因纽特人内心不断翻涌的挣扎。
风情北方·格陵兰
包含格陵兰岛的延长线出行时间:
⭐斯瓦尔巴德群岛+冰岛+格陵兰岛精华
8月5日-8月28日(共24天)
⭐法罗群岛+格陵兰岛+斯瓦尔巴德群岛
7月23日-8月19日(共28天)
⭐格陵兰岛+斯瓦尔巴德群岛
7月29日-8月19日(共22天)
⭐格陵兰岛+斯瓦尔巴德群岛+冰岛
7月29日-8月24日(共27天)
⭐法罗群岛+格陵兰岛+斯瓦尔巴德群岛+冰岛
7月23日-8月24日(共33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