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日报记者邝白薇拜访极至俱乐部负责人后,在4月10日广州日报C15版刊登《去南极看海豹》专题文章
去南极看海豹
今天,我们朝着南极出发。一行23人,乘坐法国航班离开广州,经巴黎飞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,再转飞阿根廷南部的乌斯怀亚。
到达这个离南极陆地距离最近的城市,此时正是南半球的盛夏,乌斯怀亚热闹非凡,繁华的圣马丁路满街都是各国游客,到处可以听到多国语言,这里渐渐成了各国科考队伍和南极游船往返南极的重要基地。我们似乎已经嗅到了南极冰天雪地的气息。南极离我们很近了,梦想在逐步地实现!
在长城站过情人节
时间:2月11日~2月14日
11日下午,我们登上M/V ORLOVA号,向南极启程!船上有56名专家和职员,他们除了给游客提供服务,还负责讲解南极的相关知识。当我们上船时,船长很惊讶,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这么大规模的中国游客,也因此,我们争取到了船方的同意,特意为我们改变线路,此行可以经过中国科研站长城站。
邮轮穿越“德雷克海峡”,船身一路左右颠簸,砸向船头的浪花直飞上顶层的驾驶室窗外,还有巨浪撞击船体的巨响。在西方情人节这天的下午6时,我们首次踏上了南极陆地,目标——长城站。从乔治王岛的登陆点去往长城站,距离约3公里,徒步需45分钟。面对迎接我们的长城站工作人员,大家都激动得说不出话来。在长城站的办公室,我们把已准备好的明信片、纪念封全拿出来,盖上各种各样的纪念邮戳。天已入黑,我们才依依不舍地返回登陆点。
天堂湾带来的震撼
时间:2月17日
这是个特别的日子,中国新年的除夕,我们登陆南极半岛最美的点——天堂湾。
湛蓝的震撼直入心灵!当我们坐在橡皮船上,穿行在南极的浮冰区里,眼前的冰川,竟不是我们原来想象的白茫茫一片,而是深深浅浅的蓝,蓝色的海,蓝色的冰川,还有悬崖峭壁上栖息着的许多蓝眼海鸭,那些数十米高的巨型冰川断面,不时传来冰块从断面上掉下来的声音。掉下来的冰块成了蓝色的浮冰,在海上形态各异、晶莹剔透地漂着。由于冰川会移动,浮冰会溶化,所以在这里,每一处景观在每一秒都是变化的,你眼睛里的影像,仅仅属于这一刻。但那份震撼,那份梦想实现的幸福感,却是不变地留在了心里。
直到后来,我们回船后查阅资料才知道冰为什么是蓝的:只有最坚实而且空气含量很少的冰才会吸收红光,释放出蓝光来。
▲蓝色的冰川掉下来的冰块也成了蓝色的浮冰。
无国界新年盛宴
时间:2月18日大年初一
中国人去南极旅游,这在美国也成了新闻。在乌斯怀亚,一位来自美国的华侨告诉我们,美国的报纸报道了我们去南极旅游的消息。农历大年初一的晚上,美国船方为我们精心安排了一顿“中国新年大餐”。
餐厅的正中挂上了中国国旗,所有柱、窗和顶部挂满了充满年味的珲春、中国结,菜式包括牛肉饺子、中国鸡汤、蝴蝶虾、北京烤鸭、豆腐、面条等。我们20多个中国人以排长龙舞狮子的形式,在恭喜发财的贺年喜乐声中走进餐厅,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和我们一起快乐过年,“新年好”“恭喜发财”,在南极冰川里,他们用自己的“口音”互道中国式的问候。
在南极之行结束前,按照惯例船方拍卖一幅由船上科学家联合制作的本次航海线路图,收入捐献给南极自然保护基金。
冰与中国茶相遇
由于极地的纯净,南极冰是可以吃的。船员们把南极冰叫做“会唱歌的水”,西方人喜欢在泡咖啡或喝威士忌的时候,加入这些可爱的蓝冰,听蓝冰和液体相遇时“劈里啪啦”的声音。同行潮汕人郑先生是个茶艺高手,在南极,我们一起上演了南极冰和中国功夫茶的完美结合,那一道茶的滋味,相信在多年以后仍会萦绕心间。
在南极陆地,除了看冰川,还经常可看到躺卧在浮冰上的斑点海豹。这种海豹性情凶猛,不像毛海豹那样性格温顺,只捕食鱼虾。它们常常在浮冰附近徘徊,趁企鹅成群结队跳进海里的一刻突袭而捕食。但对于闯进家园的陌生之客,海豹却显得非常友好,时而冲出水面,时而穿梭艇下,人与动物如此和谐相处,这就是南极的天堂湾。每当发现浮冰上的海豹时,船员就会把发动机关掉,让游客尽情地拍摄,直至大家心满意足后才开船离去。